来源:好机友
前几天,小米发布了推迟近三年的小米 MIX4。
虽然在发布会之后,关于小米 MIX4 的屏幕、影像等,网上也出现了一些争议。
但如果单单论快充系统的话,小米 MIX4 无疑的当前最强的手机。
120W 有线快充 +「50W」无线快充,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都是目前最顶级的水平。
特别是这个「50W」无线快充。
相信细心的机友,应该也都发现不对劲了。
先看看官方是怎么介绍的:
小米 MIX4 支持 50W 无线秒充,默认模式 45 分钟充满 100%,疾速模式 28 分钟充满 100%。
就 28 分钟这个速度,不说吊打同样是标称 50W 的小米 10 Ultra 了。
就连上半年小米 11Pro/Ultra 的 67W 无线快充,都很难与之一战。
而且,小米 MIX4 还必须搭配小米 100W 无线快充底座使用。
反观小米 11 Pro/Ultra 的 67W,搭配的却是 80W 的底座。
机友们,你们细品。
So,小米 MIX4 真正的无线充电功率,其实应该是 100W。
至于为啥小米放着 100W 不宣传,只能「虚假宣传」成 50W 呢?
原因很简单,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早在今年 2 月份,有关部门就曾发布过一份关于「限制移动设备无线充电功率」的意见稿。
其中最关键的信息,就是规定无线充电的功率最高限定为 50W。
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官方消息,表明该规定是否已生效。
但从小米 MIX4 最近这操作来看,国产手机关于堆无线功率的军备竞赛,应该算是落下了帷幕。
作为近几年最热门的技术之一,手机无线充电技术其实也有着一段「曲折」的发展史。
手机无线充电发展史
如果要问手机无线充电的起源,机哥估计大家应该会很容易想到苹果、三星。
实际上,早在 2009 年,有一个叫 Palm 的手机品牌,就正式发布了第一款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 Palm Pre。
是的没错,第一款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还是一款功能机。
这可是在那个连有线充电,大家都普遍还没整出啥花样的年代。
所以当时无线充电的出现,的确是惊艳了很多人,其中就包括小米的董事长雷军。
不过后面的发展,也像雷总提到的那样。
虽然惊艳归惊艳,但在充电功率低、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下,最终也都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直到后来,三星、苹果等旗舰机型开始陆续搭载无线充电之后,这项技术才真正是开始迎来了市场和用户的关注。
特别是 2017 年发布的 iPhone8/8 Plus、iPhone X,在这几款机型用上 7.5W 的无线充电之后,国产手机也逐渐跟上了步伐。
而且,这一跟上之后,就开始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小米华为 OPPO,都是国产手机里搞无线充电比较激进的厂商。
小米可能是其中最激进的,2018 年发布首款无线充电手机——小米 MIX2s,功率还仅有 7.5W。
结果才过了几年,小米 MIX4 已经干到了 100W。
如果不是现在有了 50W 的限制,按照小米这个速度,明年用上 200W+120W 机哥也不会感到意外。
此外,像华为 Mate40 系列、一加 9 系列、荣耀 Magic3 系列等机型,也都已经用上了 50W 的无线快充。
甚至,此前还从未发布过无线充手机的蓝厂,也有同规格的手机即将上市。
不难预见,等到明年搭载 50W 无线充的手机将会更多。
反观曾经作为领头羊的苹果,却还停留在 15W 充电超速的时代。
别问,问就是超速。
实际上,在一两年前还饱受「鸡肋」质疑的手机无线充电技术,也已经悄悄开始了普及。
这可不是机哥空口无凭、随便瞎掰的。
就拿 SA 前段时间发布的研究报告来说,截至 2021 年底,市面上搭载无线充电的手机会达到 10 亿部。
而且他们 SA 还预估,到 2026 年这个数据将会暴增到 26 亿部。
不过话说回来,在最高功率遭到限制之后,接下来手机上的无线充电还能怎么发展呢?
还能怎么变强?
最高功率被锁死,那就意味着没法再进步了吗?倒也不是。
虽然目前无线充电的功率提升得很快,但的确也还是有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峰值时间不够持久。
其实就像有线快充一样,无线快充的规格,各家标的数值也都是峰值功率。
那既然是峰值功率,也就意味着实际充电时,并不能一直都维持满功率的水平。
举个简单的栗子,今年搭载 120W 有线快充的手机比比皆是,但实际体验也会由于各家的调度不同也有所差别。
同样是 4500mAh 的电池,快的可以 15 分钟就充满,而慢的可能需要 25 分钟左右。
所以咯,在目前最高功率只能限制为 50W 的情况下,可以预见到优化方案、提升峰值时间会是接下来手机厂商发展的方向之一。
就像 OPPO 的 65W VOOC 闪充一样,虽然自从 2019 年发布之后,都已经用了快三年。
但通过不断地优化打磨,虽然数值没变,但实际的充电速度却还是有在稳步提升。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就是降发热的问题。
包括很多厂商为了降低无线充电的发热量,配套的无线充电器都会集成风冷。
但这同时也会带来噪音过大的问题,就像机哥现在手上的小米 11 Ultra。
用无线充电的时候,那个「呼呼」声,好家伙,跟个小型电风扇一样。
不过说到底,除了希望更快的充电速度之外,机哥对于未来无线充电的期待,当然还是能脱离底座使用。
虽然 iPhone12 的 Magsafe 也能边拿着玩、边充电吧,但拖着一根线,归根结底还是跟插着线没太大的区别。
不知道机友们还记不记得,在今年早些时候,摩托罗拉、小米以及 OPPO 三家厂商就均展示过「隔空充电」的技术。
简单点说,就是只要处在一定范围内,手机无需放在充电底座上就能边玩边充,无论你是在玩游戏还是刷视频。
虽然目前的隔空充电技术,功率还比较低(小米之前展示的为 5W),商用的价格也还比较贵。
但在日新月异的手机行业中,再过个三四年会发展成啥样,实在很难预料。
毕竟,放在三四年前,应该也很多人想不到现在的手机充电,居然可以这么快吧?